11月27日,“比亚迪致函供应商要求降价10%”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比亚迪和上汽大通供应商:成本降低 10%。
11月26日,有网友在公众平台上曝光了一封题为《比亚迪2025年乘用车降本要求》的电子邮件截图,该邮件由比亚迪集团常务副总裁、乘用车首席运营官何志奇署名。
邮件截图显示,2024 年 11 月 18 日,在比亚迪成立 30 周年之际,比亚迪汽车成为全球首家实现 1000 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。比亚迪预测,2025年,新能源汽车在迎来重大机遇的同时,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,进入决战和淘汰赛。为了提升比亚迪乘用车的竞争力,需要整个供应链共同努力,不断降低成本。因此,提出请求 - “从 10 年 10 月 2025 日起,贵公司供应的产品价格将降低 2025%”。
图片来源 网络
邮件最后还明确要求相关供应商“有效挖掘降本空间,积极推动要求达成,并在 12 月 15 日之前通过 SRM 系统向我司(BYD)报告降价情况”。
据悉,25日,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也向其供应商发函,称当前汽车市场供过于求的问题突出;随着市场上大量新车上市,预计市场供需失衡在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善,从而导致难以平息的价格战。“体积成本”将成为 2025 年汽车行业的主题。上汽大通 MAXUS 诚邀供应商合作伙伴参与成本控制大专。“通过密切合作,我们可以共同开发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,实现双赢。进一步加强管理,提高质量,改善服务,提高效率,降低成本,提高复杂情况压力下的生存能力,以降低成本10%为目标。”
资料:上汽大通致供应商的信
上汽大通表示,2024年初,比亚迪、特斯拉等品牌纷纷降价,拉开了新一轮价格战的序幕。随着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份额和价格的竞争日趋激烈,预计到2025年或2026年,企业在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将逐渐明朗。
比亚迪最新回应:年度讨价还价是普遍做法,不是强制性的
11月27日,有媒体要求比亚迪核实上述邮件内容的真实性,比亚迪回应:“核实中”。11月27日下午,比亚迪集团品牌与公关部总经理李云飞在个人微博上回应称:“每年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是汽车行业的普遍做法。基于大规模的批量采购,我们为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,这些目标不是强制性的,可以协商和推广。”
资料来源:新浪微博 (@不会武功的武功李云飞)。
截至发稿,工商总局尚未对此事做出回应。
供应商:强烈不满和严正抗议
据中国证券报报道,11月27日,记者从一名供应链人士那里获得了一家供应商给比亚迪的回复。该供应商表示:“我已收到贵公司的通知,要求该供应商从 2025 年起进一步降低成本 10%,但我对此深感不满,并提出严正抗议。
在邮件中,该供应商呼吁比亚迪作为行业领导者,立足长期发展的整体高度,停止从无底线挤压模式中获得短期利益,而是促进供应链的健康发展,共同构建公平、可持续的合作环境。
据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介绍,供应链中零部件的定期降价是行业惯例,供应链公司基本上会效仿,因为车企处于强势一方。但是,近年来,在行业竞争加剧、价格战肆虐的情况下,供应链企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,一些车企不会要求供应链公司降价,而是会努力为他们保留一定的利润空间。
汽车零部件龙头制造商博世集团中国总裁徐大全在今年4月的《博世中国2024》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,“去年中国汽车平均价格下降了15%,各大主机厂都在竞相降价,汽车技术供应商也承受了压力。他进一步表示:“博世也会尽力为主机厂降价腾出空间,但价格战不应该继续,如果大家都不赚钱,公司将难以发展。”
新一轮价格战即将来袭?
自 11 月以来,在“双 11”大促之际,众多车企纷纷展开了 2024 年的“决战”。特斯拉、蔚来、极氪等品牌纷纷降价,推出购车补贴,并推动金融政策。此外,小鹏、小米等更多品牌最近开始增加产能,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。
事实上,在众多汽车品牌经销商调价、缩短交货周期的信号背后,一方面,2024年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即将结束;另一方面,随着汽车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,许多车企在年底都面临着严峻的冲动压力。
据相关统计,今年前10个月,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的车企比例并不乐观,完成率超过8%的车企屈指可数,如比亚迪、吉利、飞跃、小米等。随着年终临近,以及 2024 年国家新能源汽车相关补贴政策倒计时的开始,车企正在抓住最后的窗口期。
旷日持久而激烈的价格战对于汽车行业来说,尤其是对于上游零部件企业来说,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旅程。
11月27日,一家知名汽车主机厂供应商表示,在汽车价格战最终传导至上游后,供应商将不得不采取降本措施,否则将被踢出供应商团队。面对成本压力,汽车供应商通常会采取削减劳动力成本和降低材料标准等措施。为了节省电费,供应商白天停工,晚上开始工作也是很常见的。一些汽车零部件企业出现了偷工减料、以次充好、掺杂掺杂等乱象,一些主机厂出于价格和生产效率等原因,在质量检验和验收环节“视而不见”,最终影响到产品质量和车辆安全,损害消费者的利益。
无底无休止的“内卷”恶性竞争,最终伤害了整个行业。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,供应商和车企可能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旅程才能摆脱困境。
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、中国证券报、澎湃新闻、新浪微博等